1643年秋,后金沈阳皇宫。
崇政殿内,两派大臣剑拔弩张。鳌拜等武将撩起官服,露出满是疤痕的手臂,怒视对面多尔衮的支持者。
此时,距皇太极突然离世已五日,八旗贵族为谁继承大位争执不下。
肃亲王豪格站在人群中心,他是先皇长子,战功赫赫,此刻本已胜券在握。
可这时,当多尔衮假意询问:“既然大臣们都支持你,由你当皇帝好不好?”豪格却拱手推辞:“我德小福薄,难担重任。”
展开剩余88%一句客套话,让多尔衮眼中闪过寒光。这位比侄子还小三岁的叔叔当即宣布:“既然你这么说,那就不必争了。”
六岁的福临被抱上龙椅,多尔衮成为摄政王,豪格的人生从此坠入深渊。
01.少年英雄1619年,爱新觉罗·豪格降生在烽火连天的辽东。
父亲皇太极是后金国四贝勒,母亲乌喇纳喇氏乃皇太极继妃。作为长子,豪格从小被寄予厚望,在马背上长大。
少年豪格很小时,便随父征战四方,在攻打蒙古察哈尔部时,他率军冲锋陷阵,初露锋芒。
皇太极见长子英勇,心中暗喜。崇德元年(1636年),皇太极改国号大清,正式称帝。
豪格在战场上屡建奇功,征朝鲜时,他率军攻克昌州,生擒朝鲜统帅,在陶山歼灭一万五千朝鲜精锐。
皇太极将原属莽古尔泰的正蓝旗,交给豪格统领,年仅二十余岁的他,成为八旗中最年轻的旗主。
清初的八旗子弟个个骁勇善战,若非真本事,旗主之位难以服众。
豪格在松锦大战中,击败明朝关宁铁骑,甚至曾攻入北京城下。
当皇太极于1643年猝然离世时,豪格已是战功最显赫的皇子。
02.皇位之争皇太极的暴毙,让盛京城陷入权力真空。
这位52岁的皇帝未留任何遗诏,八旗贵族各怀心思。
按照中原传统,34岁的长子豪格理应继位,但满洲旧俗更看重实力而非长幼。
豪格的优势似乎无可撼动,他手握正蓝旗,父亲留下的两黄旗大臣也誓死效忠。
索尼、鳌拜等八人甚至歃血为盟:“不立皇子,誓不罢休!”
礼亲王代善掌控的两红旗、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倾向豪格。
八旗中竟有六旗支持豪格,胜局似乎已定。
但阴影中的对手不容小觑,睿亲王多尔衮虽只掌握两白旗,却比豪格更精于权谋。
这位32岁的“聪明王”战功卓著,他曾率军南下连克明军四十余城,俘获25万民众。
他与同胞兄弟多铎、阿济格结成铁三角,暗中布局。
1643年九月二十六日,决定大清命运的时刻来临。
两黄旗护军张弓挟矢,环立崇政殿四周,剑拔弩张。
支持豪格与多尔衮的大臣分列左右,互相指责,唾沫横飞。
03.皇位易主豪格踏入崇政殿时,自信满满。
他环视支持自己的重臣们,忽然想起父亲皇太极当年继位时“三辞三让”的美谈,效仿父亲的念头涌上心头。
当多尔衮假意推举时,豪格拱手道:“福小德薄,非所堪当。”
话音刚落,他竟转身离开大殿。支持豪格的大臣们目瞪口呆,不知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,他立刻接话:“既然豪格推辞,我们另选皇子吧!”
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,顺势提议立皇九子福临。这个六岁孩童被抱上龙椅,多尔衮与济尔哈朗成为辅政王。
豪格在殿外等候群臣劝进,却等来了改天换日的消息。
他的“谦逊”被多尔衮巧妙利用,瞬间从皇位继承人变成普通亲王。一句客套话,让江山易主。
04.权力绞杀成为摄政王的多尔衮,自然不会放过豪格。
他先拿豪格的党羽开刀,当初歃血为盟的八大臣首当其冲。
拜音图家族率先叛变,告发辅政的济尔哈朗“诽谤摄政王”。济尔哈朗被剥夺辅政之职,多尔衮安插弟弟多铎上位。
接着,何洛会出卖图赖、图尔格,两人被削职为民。最后谭泰、冷僧机在酷刑下屈服,豪格的势力土崩瓦解。
1644年清军入关,多尔衮急需战将。他命豪格西征张献忠,表面重用实则借刀杀人。
豪格率军从西安直下,昼夜疾行,连破四十二城。
西充一战,豪格亲手射杀张献忠,斩其首级。副将鳌拜剿灭大西军残部,为大清除去心腹大患。
当豪格凯旋时,北京城没有庆功宴。多尔衮只是冷淡点头,战功赫赫的亲王黯然回到空荡府邸。
05.狱中悲歌1648年三月,多尔衮终于亮出屠刀。
他诬陷豪格“包庇部下冒功”“重用罪弟”,将其投入大牢。
手握重兵的豪格本可反抗,却幻想幼帝顺治会主持公道。
狱中的豪格向小皇帝求救,但十四岁的顺治自身难保,曾经支持豪格的大臣们噤若寒蝉。
是年四月,狱卒发现豪格暴毙,年仅四十。官方宣称“病死”,但满朝皆知真相。
更残酷的羞辱接踵而至,豪格尸骨未寒,多尔衮便强占他的妻子哈达纳喇氏。
按满洲旧俗,叔纳侄媳已属乱伦,但权势熏天的摄政王无人敢阻。
豪格的王府被查抄,子嗣贬为庶民,肃亲王一脉几乎断绝。
1650年多尔衮坠马身亡,顺治亲政。皇帝为长兄平反,恢复肃亲王爵位。
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,错失的皇位永成遗憾。
若豪格当年果断登基,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,本不该是那个六岁孩童。
发布于:江西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实盘配资炒股开户_股票杠杆配资网_实盘股票配资操作观点